找到相关内容696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对于人类的永恒价值 ——佛教(佛经)价值内涵之探讨

    一切治生产业,皆与实相不相违背。”又云:“一切世间法,皆是佛法。”又如,《六祖坛经》载慧能大师言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,离世求菩提,恰如觅兔角。”又如,太虚大师云:“仰止在佛陀,完成在人格,人成即...作智,为前五识(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)所转;获得成所作智,就可以突破身心局限,具有能神通变化、随意成就事业的智慧。   佛教历代高僧大德中,有一些人文化程度并不高,比如六祖慧能等,但他们一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22454379.html
  • 尊重生命 慈悲不杀(上)

    慧能大师,为了生存于猎人中,而吃肉边菜,为学佛人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生存下来开了方便之门。传说明末张献忠因城池久攻不下,城破后恼羞成怒,将欲屠城。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挺身而出,劝说张献忠不要屠城。张献忠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2254731.html
  •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(2)

    最成功的一个宗派。禅宗之所以成功,得力于六祖慧能大师成功地把佛性心性化,把抽象的本体“真心”与现实之人心紧密结合,且相当程度上与儒家所说那种具善恶的现实人心更接近,也就是把释迦佛的佛教侧重为“心的宗教...由上可知,净土教在佛的一代时教中,占据核心地位。其教理了义乃一大藏教之总持,其修行证果乃三乘佛法之归宿。有如印光大师所云:  此法门,乃十方三世一切诸佛,上成佛道,下化众生,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。  ...

    正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1455067.html
  • 成一法师华严文选(2)

    清净。因此,前三者是由于污尘染心而起的;如一旦破迷显悟,转识成智,则自性照如镜,虚灵不昧。   九、悟修顿渐,言似违反   六祖慧能大师云:“法本一宗,人有南北;法即一种,见有迟疾。何名顿渐?法无顿...  宗密大师的禅教合一说探微   经教是指示趋向正觉的蓝图,禅观乃求取证悟佛果的方法。两者原是相辅进行而不可偏发的。浅识者不察,往往冲突。讲教者讥参禅人,为说大话的狂者;参禅人轻讲教者,为钻故纸的...

    成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04255947.html
  • 无瞋即是戒 心净即出家

    往往事倍功半,表面上很像个道人,内在里却没有多少道人的境界。  由戒生定,由定发慧,这是佛门的共识。六祖慧能大师说:「定即定其心,将戒戒其行,性中常慧照,自见自知深。」[35]可见,佛戒是修行的前提和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44556063.html
  • 云山法会录

    自心外别有法可传。唯为人解粘去縳。反迷就悟。令见自性。是为传耳。二祖传三祖僧璨大师。三祖传四祖道信大师。四祖传五祖弘忍大师。五祖传六祖慧能大师。六祖八十生为善知识。示不识文字。唯开见性法门。其道大振。...现身救拔。故经云。佛身充满于法界。普现一切群生前。随缘赴感靡不周。而恒处此菩提座。若能信佛功德者。此人具足大福智。不是等闲人也。  师曰。诸佛众生。皆具三身四智。三身者。法身。报身。化身也。六祖大师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20556292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1)

    的幻觉(如镜中影),实相是“无尘可染”,一切染尘皆为幻见,故亦无染净之名。一切处,一切物,实“无尘可染”。“无尘可染”,即如慧能大师之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”究竟无证亦无...2、问:末法时期,众生智慧不足,如不渐修,要顿悟是很困难之事。神秀大师著有,慧能大师著无,亦非中道。“本来无一物”,尚有一念在,故需在猎人队十五年,渐渐体会至道。“六尘本清净”,非也,尘影非实因识有,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556670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2)

    无言说,但为介绍此等境界,故赋文解说,既是赋文即是以文字约略概说,故成清净相,若识法者,即可脱去法相,悟得清净觉地,若不识者即执著此清净相,永不得菩提。   如神秀大师,所修即是清净相,故曰:“身是菩提树,心是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勿使惹尘埃。”清净本无相,大师却看成相,把“身心如幻”误认为菩提树与明镜台,故会惹尘埃。而慧能大师深知“清净本无相”“身心如幻”,何来菩提树与明镜台?故曰:“菩提本无树,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656671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5)

    实无佛无众生”,为度众生故,回入尘劳,不是他们还没有觉悟,若依您之见,西天二十八祖,乃至中土六祖慧能大师,应无一是悟道者,因为他们没有一个能称为佛。   20、问:“圆满佛果地”是果,与“如来因地法行...慧能大师之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”请多看几次即能如实知。   3、问:要如何时时保任这种转识成智,是不是让它界定自然成习惯,就会自然的流露?   答:任性逍遥,随缘放旷,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856674.html
  • 禅宗与中国古典美学

    祖弘忍。历经百余年的洗礼,(如从汉代白马驭经算起,则已近千年)。两种文明相交融的结果,是产生了中国式的佛教——禅宗。以弘忍大师在择徒传衣钵的法会上,后来成为六祖的慧能法师的一首偈言“菩提本非树,明镜...直觉——顿悟,才能把握。   得风气之先、慧能大师的方外好友、号称“诗佛”的王维最早接受禅宗理论,他的《辋川集》被人称为是 “字字入禅”之作,从中可以看到禅宗理论对其美学趣味的渗透。晚年的王维以禅宗的...

    胡中柱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15357392.html